黨史教育

黨史學習教育丨如何理解學習黨史的三種邏輯

作者:國有資本 來源:貴州黨建云 日期:2021/6/3 13:07:46 閱讀量:0

提問:王婷 共青團中央組織部副部長、一級巡視員

習近平總書記指出,要從黨的輝煌成就、艱辛歷程、歷史經驗、優良傳統中深刻領悟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、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等道理,弄清楚其中的歷史邏輯、理論邏輯、實踐邏輯。請問,為什么要從這三種邏輯出發學習黨史?如何理解這三種邏輯之間的關系?


解讀:王毅 中央黨校(國家行政學院)中共黨史教研部教授

歷史邏輯、理論邏輯、實踐邏輯可以為理解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提供全面、深刻的視角,可以幫助我們理解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、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。

從中國共產黨產生的近代史背景出發,從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歷程出發,可以更好理解,在近代中國眾多政治力量中,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真正把握歷史發展的規律,帶領中國人民創造新的歷史,此為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;從理論創新的角度出發,可以認識到馬克思主義是適合中國的理論,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已經展現出蓬勃的生機和活力,此為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;從實踐邏輯的角度出發,可以體會中國共產黨立足中國發展的實踐,不斷進行實踐創造,開創了被中國改革開放實踐、世界范圍內的政治實踐證明正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方案,此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。

三種邏輯的內在聯系

歷史邏輯、理論邏輯、實踐邏輯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理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。進一步說,還需要正確理解和把握三種邏輯的內在聯系,才能更好理解中國共產黨的奮斗精神、創新力量與實踐情懷。

歷史邏輯是理論邏輯建立的基礎。理論邏輯是在歷史進程中形成、發展并發揮作用的,并在歷史中不斷得到發展。正是從近代中國歷史的經驗教訓出發,陳獨秀、李大釗等知識分子才選擇了馬克思主義,建立了中國共產黨??梢哉f,在近代中國歷史中,馬克思主義應運而來,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。中國共產黨成立后,致力于解決每個歷史階段的主要任務,帶領中國人民進行革命、建設和改革。在這歷史進程中,理論發揮了重要作用。理論就是旗幟,就是方向,革命、建設、改革離不開理論的指導。中國共產黨在解決歷史任務中,不斷進行理論創新,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,形成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一系列重大理論成果??梢哉f,理論邏輯貫穿于歷史邏輯中,歷史邏輯產生了理論邏輯,理論邏輯又反過來指導歷史邏輯的發展,并在歷史邏輯中發展自身。

理論邏輯、歷史邏輯統一于實踐邏輯,都是實踐邏輯的科學反映。理論邏輯和歷史邏輯只有與實踐相結合,才能更好發揮作用。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史、中國共產黨的百年理論創新史,都是圍繞解決中國革命、建設、改革的實踐問題而展開。近代中國仁人志士進行了各種救國方案的實踐,結果“諸路不通”,于是產生了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中國共產黨。中國共產黨從中國革命實踐出發,跳出其他國家革命模式和理論的束縛,走出了一條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,形成了毛澤東思想。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的實踐,激勵中國共產黨跳出蘇聯模式的影響,不斷求索、創新,逐漸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,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,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。百年奮斗著力于解決實踐問題,百年理論創新是對百年實踐活動必然性和規律性的概括。實踐是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、百年理論創新最深層次的根基。

在黨史學習中如何更好地理解三種邏輯

歷史邏輯、理論邏輯、實踐邏輯是理解和學習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的重要視角。那么,在黨史學習中如何更好地理解這三種邏輯?

從“古今中外”的角度去把握中國共產黨百年的歷史邏輯。在學習黨史的時候,可以聯系近代中國的歷史、聯系新中國成立70多年的歷史、聯系改革開放以來40多年的歷史去看待中國共產黨的創立、發展,不僅要看到中國共產黨產生于近代中國歷史中,更要看到中國共產黨產生后,如何推進中國歷史的變化、發展與進步;要從世界歷史、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的角度,去理解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發展史中的地位和作用,看到中國共產黨對世界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的貢獻;要“跳出來”看,引入比較的視角,將中國共產黨與近代中國其他政治力量、國際舞臺上的共產黨力量進行對比,理解中國共產黨與其他力量不同的品質,這些品質保證了中國共產黨百年來革命、建設與改革的成功。

在中國共產黨眾多的品質中,理論創新是最可貴的品質之一。中國共產黨取得百年奮斗成功的根本原因,就在于中國共產黨能夠突破外來經驗,突破條條框框,立足中國實際,總結中國經驗,提出解決中國問題的中國方案。這就涉及理論邏輯的理解。理解理論邏輯時,不僅要學習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,更要體會提出這些理論成果的時代背景,領會這些理論成果要解決的時代問題。此外,還要厘清“源”與“流”的關系。一方面,要回到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論著,追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“源”。另一方面,要秉持繼承、發展、創新的眼光,看到馬克思主義“中國化”了什么,“中國化”成了什么,這些理論成果之間又體現了何種邏輯聯系、何種發展創新?從中國共產黨革命、建設、改革的成功實踐中,理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如何發展了馬克思主義,讓馬克思主義“源源不斷”有了生機與活力。

理論創新并非空穴來風,而是基于最基本的實踐。學習黨史,要知其然,知其所以然。每個歷史階段的最大實踐,決定了這個階段中國共產黨的奮斗目標,也是這個階段中國共產黨理論創新的最深的根基。因此,要著力于理解每個歷史階段中國共產黨面臨的最大實踐是什么,從而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。具體到當前,就是要從改革開放這一偉大實踐中,去領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開創、形成和發展,去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理論與實踐的統一,是在實踐中開拓創新得來的,并在實踐中得以證明。黨的十八大以來,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,通過總結實踐、展望未來,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,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、取得了一系列歷史性成就。實踐的豐富與發展,將繼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豐富和發展。


亚洲一级一级A片在线观看